第24章 我们,不愿拜师

道母笔记
道母笔记
已完结 佑树

没过多久,两只小家伙轻轻地打开门,探头探脑的从门外走进来,看到屋里的景象,愣了愣,先是恭敬地跟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打了声招呼,然后才踩着小步绕到安易身边,眼巴巴的看着他。

“你徒弟吗?”金仙公主随口问了他一句。

安易盛了两碗猪蹄汤递给他们,说声“小心烫”,然后才回答了金仙公主的问题,笑着摇摇头说:“不是的,我自己都还没修成,又有什么资格去教别人。”

“她们乃是玄机师姐的记名弟子。”玉真公主在一旁轻声解释道。

这位玄机师姐,本名叫做鱼蕙兰,自幼父母双亡,出身贫寒,跟哥哥相依为命。

而她的哥哥名叫鱼朝恩,当年李家在晋阳起兵打天下时,他便是李世君的押粮官,深受信任。

如今更是当上了内侍省的最高长官,也就是内侍太监,负责总管宫内的一切杂务,可以说是大唐地位最高的宦官之一了。

多年前,鱼蕙兰因为姿色出众被太上皇看上,想要将其强纳为妃子,鱼朝恩不敢违抗,但她本人却不愿意嫁给一个老头子,于是一气之下便出了家,从此不问世事,跟鱼朝恩也不再来往。

玄机师姐入门比金仙公主要晚,按照辈分,她还是金仙公主的师妹,不过她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很尴尬。

想想也是,“女儿”和“小妈”的关系又能融洽到哪里去?

……

金仙公主秀眉微蹙,挪了挪丰腴的美臀,调整了一个更舒服坐姿,缓缓问道:“我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时至今日,她还是修无寸进吗?”语气平淡,仿佛这不是什么值得关心的事。

“是。”玉真公主轻轻点了点头,红唇微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没说,只是叹了口气。

金仙公主把目光转向了安易,静静凝望着他,以及藏在他两只胳膊后面的长得一模一样美丽双胞胎。

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孩子都天生有着一股灵气,是修道的好苗子。

如此璞玉,应当好好培养才是,落到了鱼玄机手上算是糟蹋了。

不过既是记名弟子,那便说明还未正式拜师。

随后金仙公主看着两个女孩子,轻轻开口询问道:“你们可愿拜我为师,认我为师尊?”

她这次回来,就不准备走了,总要有人护持着娘娘的道场才是。

之前观里居然溜进了妖孽,实在是奇耻大辱。

小成素和小成朱她们正端着碗,听到金仙公主的问话,当即有些不知所措,抿着小嘴不解地看看金仙公主,然后又扭头看了看她们俩最喜欢的师叔,完全不知道发生了到底什么事情,一时间也想不出来该如何回答。

安易听到金仙公主准备收姐妹俩为徒,顿时感觉有些惊讶,但旋即也由衷地为两个小家伙感到高兴。

他觉得,金仙姑姑跟玉真师姐一样,虽然早就能做到辟谷了,但是却不拒饮食,由此可见,定当也一个“道妙之人”,至少不会拘泥于教条陈规,而姐妹俩原来的师父就经常犯本本主义的错误,把修行当做苦行。

于是他半开玩笑道:“姑姑,收徒不是这样收的,你至少要先说清楚,拜你为师究竟有什么好处,人家小女孩才会跟你走。”

金仙公主美眸一横,瞪了他一眼,责怪他把传道授业说得如此功利。

不过也听得出来,他这是在旁敲侧击地帮两个小丫头讨要好处,虽说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是倘若真如他所说的那样,直接言明拜自己为师就能获得什么好处,这样子岂不是显得她自吹自擂,上赶着要收徒似的?

以前在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拜她为师,都跪地苦苦求而不得,怎么回到观里,一切却颠倒过来了?

金仙公主方也不过是一时兴起,难得见到观里还有这样的好苗子,不想她们也像鱼玄机那样一辈子都滞留在闻道境。

她轻叹道:“若是拜我人为师,届时我会将我的一身道法尽数传授你们,如何?”

这就是说要收真传弟子了。

道门弟子也分好多种,比如安易和玉真他们俩就是属于道母娘娘的真传弟子;而金仙公主却只能算是娘娘的普通弟子,没有得到过言传身教,只是偶尔会被指点两句;至于鱼玄机就更惨一些,根本就没有得到过传法,只是挂了个名在道观里。

可是小成素和小成朱听完,还是舍不得放下碗,求助似的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师叔,都希望他能教一教她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安易伸手把空碗从她们手里拿回来,轻声提醒道:“别把事情想得太复杂,只需要顺遂自己的心意就好。”

于是她们对视了一眼,默契的牵起了对方的手,一齐摇了摇头,“谢谢师伯,可是师父对我们很好,所以我们不能拜你为师。”

这倒让金仙公主有些奇怪了。

她神色平静,语气温和,似乎没有什么不愉,“那你们俩倒是说是,鱼玄机她对你们怎么好了?”

小成朱马上转头望着姐姐,小成素深吸了一口气,酝酿了一下语句,看了看大家,然后壮着胆子说道:“师父虽然很严厉,但是她真的很好,原本没人要的孩子,但是只要求到师父那里,师父就会心软收下她,好让她能留在观里……”

听到这里,安易和玉真公主、还有金仙公主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按照惯例,没能留下的小道童,会依照原籍好生送回家中,也就是哪来的回哪儿去。

“你们先去玩吧。”安易对两只小家伙说道。

她们听话地点点头,出去的时候还十分懂事的帮忙关好了门。

小厨房里又只剩下了他们三个。

玉真公主率先打破了沉默,心情五味杂陈,叹息一声,“我竟一直都没有注意,玄机师姐收徒颇多,我只当她是好为人师,没想到却是因为这样,可叹她在观里一直背负了庸师之名……”

“她本来就是庸师,有些事又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金仙公主的语气稍微有些不善,“持盈,难道你认为这是一件善举吗?”

接着,她看向了安易,存了一丝考校的心思,“你来说。”

他想了想,说出的话连自己都觉得冷酷。

“世上修行的人,本就不需要这么多。”

实际上,安易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一直憋在心里没有说而已。

这其实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道家修行,就跟儒家读经纶考科举一样,都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哪能人人都中状元?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金仙公主赞许地点了点头,做了一个总结:“这非但不是助人,而是害人。”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一个教学水平有限的女先生,收留了一群同样资质平庸的女学生,带她们整日念着经典,希望能够借此叩开国子监的大门。

可是修行从来都不是自我感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