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憧憬

我第一次见到星凛,是在高一开学的那天。

那时阳光正好,树影在教学楼前斑驳摇曳,我站在人群中,周围很吵,到处是新生的谈笑声和老师的喊话,但我的注意力,早已不在这里。

她走进校门,步伐沉静,目光平和,却带着一种不易言说的距离感。

她穿着标准得体的校服,没有夸张的装饰,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却令人无法忽视。

后来我才知道,她叫星凛。

“星光的‘星’,凛冽的‘凛’。”有人这么介绍她时,我无意识地记了很久。

星凛在学校里几乎没有流言,却在每个人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

她总是独来独往,却从不让人觉得孤僻;她话不多,却没有人敢轻视她。

在校园的传闻里,有一点几乎众所周知——从高一到高三,有不少人曾向她告白,男生女生都有,有的还策划得轰轰烈烈。

但没有一人成功。

她从不冷嘲,也不戏弄。只是用温和却坚定的语气回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从容。

她的拒绝不像防备,更像是她早就学会了如何不让任何人越界。

于是久而久之,大家对她的敬意甚至多过了喜欢。

她被安静地放在某种“理想型”的位置上,像一种无法被触碰的光。

我没想过要靠近她。

我没有表白,也从没试图引起她注意。

甚至,连一次真正的对视都没有发生过。

我只是默默地观察她—不需要触碰,只要她在那里,我就觉得安心。

……

……

高考前那几周,我在图书馆里泡着。我在找一本书。

那本书是我们老师推荐的,说看懂了立体几何后半部分就能多得五分。

我在数学类那一排蹲了十分钟。

有个黑色的影子挡住了光。

我抬头。

星凛站在那里,低头看我,怀里抱着一本厚书,神色很平静。

我:“你也找这本?”

她:“我借完了。”

我:“啊?”

她把怀里的书翻了个封面给我看。

我挠头:“我可以等你看完。”

她点点头,转身准备走,又回头:“你刚刚在找哪一层?”

我指了指第三层。

她顿了一下:“那是儿童护理学”

我僵了两秒。

她:“……数学在那边。”

她转身走了。

我的脸热热的,但心情还不错。

明明想好的只想默默地观察她,但我似乎是无法对抗我那愚蠢的心跳。

……

……

高考那天,下雨了。

不是倾盆大雨,而是那种湿漉漉、安静无声的细雨。空气里有种淡淡的泥土气息,天灰蒙蒙的,像是所有颜色都被稀释了一样。

所有人都在谈论未来,我却觉得自己像踩在空白页上。那一刻,我脑子里居然突然浮现出了星凛的身影。

或许呢。

我们站在操场的角落等待父母的接送,周围的人稀稀疏疏的,正如这轻薄的雨水。

我看着星凛,鼓足了勇气走过去。

她正低头看手机,似乎在等消息。

我站在她面前:“星凛,我——”

她抬起头,眼中是些许疑惑,突然背后响起一个声音:“凛,等一下!”

我转头看去,是她的朋友。星凛朝我点点头,转身跟着朋友走了。

我愣在原地,话还卡在喉咙里。

我心里空落落的,也许,我根本没有机会。

是的,青春伴随着高考一起结束了。

我没有感觉到轻松,也没有难过,甚至连“结束了”这个念头,都像是别人替我说的。

“再见。”我低声说。

……

……

回家后,我坐在书桌前,盯着电脑屏幕发了很久的呆。直到某条广告弹出来,我才像被唤醒一样点了进去。

“蔚蓝之境”春季特航:七日六夜的文化探索之旅,目的地:法国南部马赛。

主题:感受多元亚文化的交汇。

点开,详细信息里有一条“S&M文化展会”

那一瞬间,我的心动了一下。

也许是因为“S&M”这个词眼;也许是因为“游轮”这个事物从小就让我向往,又或许是因为……我想给自己一个正式的转折点,一个和过去彻底道别的机会,和她……彻底告别的机会,用肤浅而又快餐的欲望来无力地弥补一些空洞。

这两年里我悄悄攒了不少钱。

压岁钱、兼职、过年时亲戚给的红包,全都存在一张银行卡里。

我原本没想过真要花这些钱,直到那天,我按下了“确认报名”。

点击的瞬间,我甚至没来得及犹豫。

我想逃离熟悉的一切,哪怕只是短短几天。

去看看别的世界,去感受不同的空气和节奏,也许在这段海上的旅程里,我能找回一些什么,又或者——告别一些什么。

“就当是,对她的告别吧。”我轻声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