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乌篷行舟,初见江南。

天刚蒙蒙亮,辰时的梆子声刚过三遍,客栈门前的石阶已被晨露打湿。蕴和走出房门时,见柳下青正倚着廊柱摆弄折扇,青衫上沾着些夜露,倒像是等了许久。

“司姑娘倒是准时。”他擡眼一笑,扇尖朝码头方向一点,“路兄已在渡口候着了。”

蕴和望去,只见薄雾笼罩的河边泊着艘乌篷船,船头立着个玄色身影,正是路问雁。他背着长剑,手里牵着匹枣红马,想来是将坐骑暂寄岸边。

“有劳二位久等。”她跟着柳下青往码头走。

上船时,跳板搭在船舷时微微晃了晃,蕴和下意识攥紧了袖角,幸而路问雁伸手虚扶,等她踩稳了才收回手。

“小心。”

蕴和张了张口,“多谢……”

话音未落,路问雁却转身钻进了船舱,好似刚才的伸手真是无心之举。

“这水路可比陆路舒坦多了。”柳下青不知二人意外,撩开船帘笑道,“且看两岸风光,保管叫司姑娘忘了旅途劳顿。”

江风拂面,渡船缓缓驶离码头。

乌篷船摇开十里春波时,蕴和才知何为“烟柳画桥”。青石巷陌浮在蒙蒙细雨中,采莲女皓腕上的银镯撞碎满河星子,酒旗招展处飘来吴侬软语唱的江南小调。

她见过凤冠上的东珠,赏过金銮殿的琉璃瓦,却不知世间真有碎玉作雨、裁云为裳的景致,一时之间竟叫她看得有些入迷了。

行至午时,船娘端来三碗阳春面,青瓷碗里飘着葱花,汤色清亮。

蕴和正低头吃面,船身忽然一荡,像是撞上了什幺东西。她手一抖,筷子险些掉在桌上,身子不由自主地朝侧边倾去,索性一只手及时扶住了她的胳膊。

擡头一看,竟又是路问雁。他的指尖带着些微凉的水汽,只一触即离,仿佛只是无意为之。

“前头怕是遇上画舫了。”柳下青探头往窗外看了看,笑着打趣,“路兄这反应还是一如既往的快,司姑娘没惊着吧?”

路问雁没接话,只默默喝了口面汤。

蕴和拢了拢鬓边碎发,定下心神,轻声细语,“无妨,多谢路少侠。”

说话间,一艘朱漆画舫从前方桥洞转了出来,舱外垂着茜色纱帘,隐约能看见里面坐着几个衣饰华丽的男女。琵琶声从帘后飘出,咿咿呀呀的,倒像是江南特有的靡靡之音。

“这画舫上多半是些富商子弟。”柳下青摇着折扇道,“江南富庶,这些人整日寻欢作乐,倒也自在。”

画舫渐渐远了,乌篷船继续前行。

两岸的柳树愈发浓密,枝条垂在水面上,被船桨搅起的涟漪荡得轻轻摇晃。

见无人应答,柳下青回眸看向蕴和,状似随意地问起,“司姑娘可曾去过江南?”

蕴和摇了摇头,轻声叹道,“未曾。自幼困于闺阁,连远门都极少出。家父先前时常说江南风光旖旎,一直想去看看。”

“哦?”柳下青挑眉,“令尊是……”

“不过是个小官罢了。”蕴和深谙言多必失,出言打断他的话,“因得罪权贵,这才家道中落。”

柳下青轻笑一声,目光在她素净的侧脸上流连,“司姑娘说话行事,倒是有几分官家小姐的气度。”

蕴和心头一跳,面上却只显出几分赧然,“柳公子说笑了。不过是比寻常女子多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罢了。只叹家道如此,前尘旧事,不提也罢。”

“这幺一来,司姑娘此番倒是得偿所愿了。”

“算是吧。”蕴和浅浅一笑,“只是没想到江南的水这幺多,走几步就能看见河,连房子都像是泡在水里似的。”

“这才是江南的妙处。”柳下青指着远处的石桥,“你看那桥,叫放生桥,据说每年三月三,当地人都会来这儿放鱼。还有那片芦苇荡,到了秋天,白花花的一片,能没过人的头顶。”

他说得兴起,连折扇都忘了摇,“前头还有座月洞桥,晚上看最妙,月光从桥洞里漏下来,洒在水面上,活像天上掉下来的银盘。”

“司姑娘可知,这月洞桥可有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蕴和摇头,“愿闻其详。”

“相传早年有个落魄书生,科举失利后便寄居在桥边的破庙里。他胸中纵有丘壑,却无处施展,唯有每晚三更,揣着那支祖传的竹笛去桥洞下吹奏。”

“那笛声初时凄婉,如泣如诉,后来渐渐添了几分旷达。谁知吹了三日,竟引来了水中的鲛人。”

蕴和微怔,她只在古籍中见过记载,鲛人是居于南海的异族,泣泪成珠。

“那鲛人听了书生的笛音,忽从水中浮起,夜夜以笛音相和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春闱将近,书生要上京赶考,鲛人取出一颗夜明珠相赠,说‘若念桥下水,归来仍少年’。”

“后来有人说他中了状元,娶了公主,再也没回江南。也有人说,每年三月三,月桥洞下还能听见一笛一歌相和,只是谁也分不清哪个是书生,哪个是鲛人。”

蕴和听得入了神,指尖无意识地划着窗棂木沿,“柳公子似乎对江南很熟。”

“早年随家父跑过几趟商。”柳下青笑意坦然,“那时候年纪小,只记得江南的糖糕最甜,酒却不如北方烈。”

说着,他忽然想起什幺似的,看向蕴和掩在袖中的手腕,“昨日路兄给的药,司姑娘用了?瞧着今日气色好了些,想来是见效的。”

“前日在荒林让姑娘受惊,还扭伤了腕子,是在下的不是。”这话说得很是真诚,但蕴和不知他此语所为何意。

她垂眸浅浅一笑,说自己已无大碍,无需柳公子挂心。又怕他不信,非要缠着问个明白,擡手轻轻转动了几下手腕。

“那就好。”柳下青点点头,见她不愿多提,沉吟片刻,又问,“江南水软,日头却有时也晒人。姑娘若嫌岸上人多眼杂,不若到了前面码头,买顶轻纱帷帽戴着?既挡了风尘,也省得那些没眼色的闲人扰了姑娘清净。”

蕴和瞧见岸边有个卖竹编器物的摊子,几顶浅碧色的帷帽挂在竹竿上。

帷帽确能遮掩容貌,减少被认出的风险。可此刻戴着,在这两个眼明心亮的人面前,反倒显得刻意,像是此地无银。

她想了想,还是轻轻摇头,“多谢公子体谅,只是不必了。”

“哦?”

“既已出门,便不必太过拘泥。再说江南这般景致,若遮着挡着,反倒辜负了。”

柳下青朗声笑起来,“姑娘说得是,是我多虑了。”

猜你喜欢

雨霖泠(sc,强制爱,前世今生)
雨霖泠(sc,强制爱,前世今生)
已完结 Ltutou

从他见到江泠的第一眼,就想把她关起来离家人,全都是疯子。他也不是例外。 放不下,忘不掉,无法解脱,终成心魔。这是他们的因果轮回 ps:都有大病

蒙托克之夏(伪骨)
蒙托克之夏(伪骨)
已完结 起名字好难我要吃麻婆豆腐

一段有些酸涩的青春禁恋。 在海风中,他的目光像暗潮,温柔,却无法抗拒。 蒙托克的夏天本该是温暖的,但她却感到一丝凉意,来自那个陌生的男孩。 他是她的弟弟——至少法律上是的。稚嫩的外表,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冷漠与疏离。 “姐姐。”还记得第一次听到他说这两个字时,讥讽的意味语气轻得像风,现在听来这两个她最不愿意听到的字,却又重得像锁链。 他讨厌她,但他的目光,却无时无刻不在追随她,像一种无声的审判。 她无法分辨他的情感,是敌意,还是某种更加深沉、复杂的东西。 然而,当她试图靠近真相时,却发现自己早已深陷其中。 他的恶作剧渐渐变得不再天真,他的目光越来越深邃,那些她以为的“孩子气”,竟是一张精心织就的网。 “姐姐,我不会再给你机会让你离开,你说,这些年你到底对我做了些什幺?” 在他柔软的声音中,有一种危险的甜蜜。 海浪拍打着岸边,他的眼睛像深渊——一旦坠入,就再也无法逃离。

遇虎
遇虎
已完结 空蝉

凡人常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母老虎的三个男人一台戏,也并非完全看不得。决定双修的第一天晚上,阿花捧着一本《风月洞集》,摇头晃脑爬上床。“男女欢好,情投意合。男阳麈柄,女阴牝户。唇齿相接,肱股相叠。淫气连绵,是以大成。”她甚至贴心地给林寂准备了盲文版本。年轻的捉妖师被她骑在身下,满面通红:“其实不用读书就可以……”刚要挣扎坐起身,被她一爪按回原处。“这种性命攸关的大事,不可莽撞,还是谨慎为妙。”阿花郑重其事地看着他,“我刻苦钻研三天三夜,唯有一件事尚且不十分明白。”“是什幺?”林寂无奈地问。“双修,是一上来就脱裤子吗?”…… 第一个有经验,第二个就简单得多。她窃手窃脚抱着衣服往兰濯床上爬,只得到一声冷哼:“连脱衣服都要瞎子教,你是真傻,还是脑子里进癞蛤蟆?”“我傻,你不也照样喜欢吗?”阿花哼唧哼唧往他怀里钻,扳着肩膀使劲吻他,把他纤秀脖颈舔得湿漉漉的。兰濯一言不发,任由她乱摸乱闹,只在她不留神将将磕到额头时,伸手将她捞回来。“那瞎子留不得,惯得你成日作威作福。”兰濯语气平静,“不准乱摸,乖乖睡觉。”“就摸一下好不好?好不好嘛……”白狐不为所动。阿花在他面前惯是会撒娇卖乖装可怜的,眨巴眨巴大眼睛,头上化出一对黑白相间虎耳。“给你摸耳朵,你亲亲我吧?”给他摸耳朵的后果,就是三更半夜万籁俱静时,咚地一声巨响。四周皆是断木尘土,一片狼藉。所幸白狐护她护得及时,她被白狐圈在胸前,虎眼瞪狐眼。床塌了。…… “姐姐姐姐!姐姐等等我,哎呦——”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五尾白狐与捉妖天师罕见地达成意见一致。阿花无可奈何地把少年从泥坑里拽起来,顺手捋了几把他额前鬈曲刘海:“别害怕,姐姐抱你走。”少年伏地挺身,化作一只小兔,跳进她手掌心,黑黑大大圆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她看。“啊啊啊啊啊!”阿花连连跺脚尖叫,恨不得把整张脸都埋进软蓬蓬兔毛里。“你知道他是什幺——”林寂微微叹口气,擡手按在白狐肩上,止住他的话头。“再等等看,莫要这幺快拂逆她的心意,难得她喜欢。”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兰濯心道。他默不作声快步赶上,犹豫再三,在阿花头顶轻敲一记:“跟紧我,别叫那家伙跑了。”

闻人欢(NP)
闻人欢(NP)
已完结 伏乐游

第一卷已完结。第二卷已完结。第三卷:“姐姐。”少年眸中盈着水汽,怔怔望她,却又缓缓弯起。“你还要再杀我一次吗?”作者微博:@一天写十个字阅读须知:1.为OC发电,全文免费,随缘更新。2.女非男处,万人迷女主,全员舔狗。3.雷点:骨科、师徒、兄弟3P、人外及其他。阿欢&贺兰1v1短篇:《你瞧本少爷这般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