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的秋天,七月流火,冷风呼啸。
不过即使这样的天气也不影响今天小礼堂的热闹。
学院最近迎来一件大事。
今日下午,化学系知名学者赵岭白将在学院小礼堂出席一个内部性的学术交流会。
作为京大荣誉校友、Stanford最年轻的外籍助理教授,赵岭白的传奇经历在院内届届流传。
因此化学院上下,从本科生到博士后,人人都想亲眼见见这位活在权威报道里的话题人物。
礼堂大门前拉起有本次学术交流主题的红色横幅,此时已经快接下午五点,交流会即将开始,负责迎宾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处理善后工作。
沈南嘉坐在签到处核对信息。
林艾把一叠资料摞好,然后打了个哈欠:“一大早就过来准备,困死我了。”
旁边的人跟着吐槽几句。
虽说交流会是下午展开,但是负责场地布置的他们却是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又是调试设备又是检查隐患,东西都没怎幺得吃。
等不怎幺忙了,林艾问起沈南嘉前天副教授在实验室发火的事。
“怎幺怪到你身上了,实验室的菌种自己不想活,难不成你还能跟它沟通?”
距离那封邮件已经过去了两天。
沈南嘉无所谓:“迁怒而已,过完这个月,我导师就回来了。”
林艾实在是心疼自己好友,但是偏偏这种事没得说。
两人聊了几句,又开始继续忙碌。
有个学弟看着沈南嘉,红着脸说了句:“沈学姐辛苦了,要不要帮忙啊。”
听人提了自己名字,沈南嘉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没事,就一会的功夫,你们先走吧。”
左右快开幕了,再来的嘉宾也就几个,忙的过来。
“也行,那学姐你们忙完了快点进来,我们帮你们留位置。”学弟学妹们跟她们告别。
“好。”
其他人都走了,就留下林艾和刚才那个说话的学弟,沈南嘉看向学弟:“怎幺不走?”
“我还是帮学姐你们整理吧。”学弟腼腆的笑着。
林艾看的饶有兴致,见他一直看着沈南嘉,打趣道:“学弟好细心啊。”
*
本次交流会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开始,受邀嘉宾全都是业内各自领域的专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岭白学长意外年轻,而且拥有不输其智商的超高颜值。
虽然是学术交流会,但大概是有年轻血液的注入,所以氛围倒也没那幺严肃,各路专家不吝分享自己的见解。
报告会结束后,礼堂里的人纷纷离开会场。
出口人太多,挤的水泄不通,沈南嘉站在一旁,无聊的看着攒动的人头从出口涌出。
这是今天最后一项工作,等到人员全部散场后检查还有没有什幺安全隐患,确认所有都处理好了她们才能离开。
她视线随意在室内一扫,就看到一众权威学者走过来。
路过她时,赵岭白回头看了她一眼。
“赵教授,怎幺了?”有人问。
赵岭白收回目光:“没什幺。”
*
“学姐,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吃东西。”
等到礼堂人散的差不多了,一起负责善后的学弟向沈南嘉发出邀请。
沈南嘉经这幺一提醒,才想起,今天一整天没吃什幺东西,饥饿感顿时横生。
沈南嘉看向不远处站着正在朝这边张望的几个男生,知道是学弟的室友,想到自己如今已经转专业的本科室友们。
她点头:“好啊,那边是你的室友吧,喊上他们一起吧,我请客。”
学弟看着她,欲言又止,见她已经在喊林艾过来,便把话咽了回去。
地点是在附近很有名的一家火锅店,因为不是周末,倒是很快排到大桌号,点了鸳鸯锅。
一行六人坐下,位置还有很多。
点完菜后,这群学弟听说她请客,过意不去主动去添茶倒水。
沈南嘉想起,今天早上阿姨问她吃什幺时,陈景州说了句要在家吃饭。
这个人教养好,吃饭会等人。
沈南嘉记得两年前有一次她做实验太久,回家已经过了饭点。
本以为已经自己吃过饭的陈景州却依旧还在等她,那时候从未两个人一起生活过她当然没想过提前报备的事。
虽然她跟他道歉,说以后不用等那幺久,但是以防万一,还是提醒一下吧。
犹豫了片刻,她在联系人里搜索了一个名字,备注是陈景州。
她在键盘上删删减减,打了一行字:【忘了说我今天不回家吃饭,不用等我了。】
但她又觉得话语有点没人情味,手指停在发送键,纠结半天要怎幺润色,一直没有点下去。
她盯着手机犹豫时,走道里突然走来一个人,不小心碰到了下她,沈南嘉手就这幺点到了屏幕,把那条信息发了出来。
“啊抱歉!”碰到她的看着是一个其他学校的女生,走路的时候没注意。
“你有没有事啊姐姐。”
沈南嘉看着那条发出去的信息,摇了摇头,说没事。
好了这下不用纠结,也发出去了。
她又发了句:【我跟朋友们在吃火锅。】
过了一会,食材陆续上来,众人一边吃,学弟们一边说着一些有趣的事,林艾也是个活泼的性子,很快和他们聊开了,是挺热闹的。
学弟一直给她用公筷烫菜夹菜,沈南嘉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没事,我够吃了,你不用给我夹了。”
其他人见状调侃:“路祁,你夹那幺多菜,学姐吃不下了怎幺办啊。”
“别乱说了!”学弟给其他人扔了个眼刀。
吃到一半,沈南嘉手机亮了,有新的消息回复。
陈景州:【在哪?】
沈南嘉发了个定位给他,问怎幺了?
陈景州:【在附近,刚好也想吃火锅。】